樹葬是指將大體火化成骨灰後,再經研磨處理,最後將骨灰放入葬區穴位中,埋葬在樹木的根部。這類做法吸引許多崇尚自然、簡單與預算較低的民眾採行。在面對這股環保自然葬的新潮流時,除了挑戰民眾的傳統觀念,能否讓土地循環利用與兼顧環保,需再商榷。
嘉市樹葬 計182位入葬
近年來環保自然葬逐漸崛起,許多縣市皆已設立環保葬園區。根據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全台共有41處墓地可提供樹葬。嘉義市樹葬區璞真園於去年啟用。園區採公園化設計,種植草皮及14株福木,每株福木周圍留數個管洞可供入葬,總計提供490個葬位,截至目前已有182位入葬。嘉義市殯葬管理所樹葬承辦人廖君育表示,未來會以福木為中心朝外圍以圓圈拓展葬位,目前已進展至第二圈,預估未來還可以再挖兩圈,提供更多民眾入葬。
璞真園因為火化與研磨骨灰方便,吸引許多民眾選擇入葬。【記者 曾霈榆/攝影】
樹葬不立碑不記姓名 看法不一
樹葬是指將大體火化成骨灰後,再把骨灰研磨處理,最後將骨灰放入葬區穴位中,以不立墓碑、不記亡者姓名為原則,埋葬在樹木的根部,一棵樹可以葬入數人。但從台灣傳統民俗上來看,南華大學生死系教授楊士賢表示,因為樹葬需要翻土,違背傳統「入土為安」的觀念;其次,將骨灰撒入土壤內,如同俗話說的「挫骨揚灰」,導致許多民眾不能接受。曾有過許多樹葬服務經驗的禮儀公司業者蔡佳宏表示,現在會選擇樹葬的民眾基本上是因為環保,並且可以回歸大自然,且未來不需要有撿骨等儀式,也沒有風水的問題。針對會選擇樹葬的民眾,蔡佳宏說:「第一個,他們可能真的沒有錢,因為樹葬不像一般(火葬)要買塔位,費用那麼高。再來是他們的觀念比較先進,會覺得樹葬之後就不用讓後代子孫再麻煩一次。」
圓形的裸露土壤為已入葬的葬位,藍色塑膠蓋下是尚未入葬的葬位。【記者 曾霈榆/攝影】
樹葬土地循環利用與環保爭議
由於骨灰屬於鈣,當其埋入土中,一段時間沒有去翻動,跟水分結合後可能會鈣化產生結塊,較難於土壤中分解,對土地是另類的負擔。土地與骨灰如何妥善分解,讓樹葬永續進行是個大問題。南華大學生死系教授楊士賢表示,自從民國91年《殯葬管理條例》通過樹葬後,至今已經快二十年,在許多縣市都有發現骨灰結塊的問題,這和土壤有關係,目前全台灣唯一只有宜蘭被證明沒有結塊。嘉義市殯葬管理所在應對樹葬區骨灰結塊問題時,採用骨灰與培養土交錯倒入的方式,廖君育說:「就是不要讓它整袋(骨灰)下去,中埔或者是其他地方(的樹葬區)是有聽說過整袋下去,(骨灰)就結塊了。」此外,也有人質疑樹葬其實並不環保,楊士賢表示,樹葬還是須經過火化,除了會汙染空氣外,不管是用瓦斯、煤炭等能源下去火化,皆會消耗地球上的資源。
璞真園骨灰若三年後無結塊問題,即可進入下個循環。【圖片來源 蔡佳宏/提供】
與自然合一 環保葬人數增
近年來,由於土葬、火葬需耗費的土地與建造成本十分龐大,包含樹葬、花葬、植存等方式的環保自然葬成為部分民眾採用的殯葬方式,將逝者與自然合為一體,回歸自然。楊士賢表示,一開始樹葬的接受度很低,到現在幅度已經成長二十倍以上,目前全台灣一年大約有近一萬人使用環保自然葬。針對環保自然葬的發展前景,楊士賢說:「至少這五年、十年內它的數字一定還會上升。」楊士賢分析,以嘉義縣為例,目前在中埔鄉、溪口鄉、水上鄉皆設有樹葬區,反響不錯,由於嘉義縣屬於農工大縣,觀念會相對保守與傳統,推測六都的接受度絕對是勝過嘉義縣非常多的,相信需求量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