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浩睿、刁宇勍/嘉義市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延續至今,防疫限制也逐漸寬鬆,有不少民眾重新湧入健身房、球場、游泳池等運動設施,也有民眾認為運動時會較常造成接觸,更容易確診,從而使運動場所成為新一波的疫情破口,而運動場所做為控管的第一線,又該如何面對新一波的難題。
片長:02:51
防疫兼運動 預防政策有哪些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延續一年多,近期也宣布將會持續維持二級警戒。
隨著疫情不斷延長,民眾對於運動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如何確保在疫情下能有安全的空間及場所讓民眾能安心運動則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嘉義市國民運動中心行政經理 張雅婷:「體育署那邊已經有很明確的規範,就是關於細節的部分不管是泳池還是場館,那他都會有一些比較細的規定,其實我們就是主要是依據他的那些細的規定,又根據比如說上課可能就是要有室內的間隔距離,還是如果是球場可能會有場地的人數上限,飲水機的部分其實有明訂飲水機是不能共用的所以是不能開放使用的,淋浴間的部分因為健身房的人對於泳池的人相較下其實他們洗澡的需求不是那麼的必要,所以我們為了防疫的規定我們還是只有開放泳池的(淋浴間)。」
室內運動 你/妳安心嗎
在疫情趨緩的情況下,這些措施是否能讓民眾安心來運動,又或者會造成民眾的不便,而影響來的意願呢?
使用運動中心民眾:「我覺得人數都有在控管之下,然後因為很多器材它旁邊都會設置酒精或是一些抹布,可以讓你去消毒清潔,所以我覺得這部分應該是還好,我還是可以在有限之下去進行完成我想要做的活動,所以我覺得這限制對我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為保安全 嚴防漏洞
運動場所在配合微解封限制的這段時間,可能面臨了許多難題,而他們的態度及處理方式又是如何呢?
嘉義市國民運動中心行政經理 張雅婷:「其實大家在做防疫會遇到的比較共同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客人不清楚防疫的細節,大家不瞭解比如說現在羽球場到底可以幾個人使用,我在健身房到底可不可以喝水,這種細節的規定他們其實是不清楚的。那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客人願不願意遵守的這個部分,比如說他可能打籃球覺得很喘那他就會把口罩拿掉,可是其實這個是不行的,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防疫破口等等。那我們也有跟市府反映過說其實場館人員已經很常去巡視,那巡視過後就是顧客不見得願意配合,可是市府那邊也有很明確的告訴我們說這個部分其實政府有法令規定,那不管是場館方還是客人其實雙方都會受罰,那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可能要加強宣導,就是可能真的要多巡查,因為原本是定時巡查就可能要變成不定時或是增加巡查的次數,然後多提醒客人這樣子。」
做好防疫 運動安心
雖然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但唯有依靠管理方與民眾的共同努力,才能維持更健康與安全的運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