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作 鳳梨加工自己做

中正E報
Apr 11, 2021

--

大陸從3月1日起禁止台灣鳳梨進口,且因鳳梨不易存放而此次事件又正逢盛產期,造成台灣民眾、農民相當不安,因此,嘉義的地方團體「好食作」也開設鳳梨加工課程,希望大家去正視問題,帶大家了解農產品不是只有鮮食,我們也可以自己去加工,也能吃的安心。

3月1日起 鳳梨禁止出口大陸

中國國台辦於2月26日宣布,從3月1日起禁止台灣鳳梨進口,此消息一出,造成台灣大眾相當恐慌。台灣鳳梨主要產區為屏東、高雄、台南、南投及嘉義,盛產季節則為2月底至6月,現在已是盛產季節。農委會指出,我國外銷中國的鳳梨量約占總外銷量的97%,在此禁令下,對長期依賴單一外銷市場的台灣必定是一大衝擊。種植鳳梨的小農曾先生表示,因為鳳梨停止出口大陸,造成國內消費者消費鳳梨的量需增加,壓縮到小農的銷售,通常小農自產自銷,售價及運費加起來會比一般市場價格高一些,如果銷路不是很穩固,會造成顧客比較不願意跟小農購買,所以出口停止會造成小農鳳梨銷售減少。

3月1日起禁止台灣鳳梨出口中國,造成國內人民緊張。【記者 林欣/攝影】

鳳梨出不去 我們自己做

鳳梨保存不易,以加工方式才能較易存放。然而,食品業者為了讓產品食用、使用效期延長,添加過多的鹽、糖以及許多食品添加劑,使消費者存有疑慮。換個角度想,其實鳳梨的加工食品我們在家就可以自己做了,面對此次鳳梨出口議題,除了農委會在官網上教導大眾利用鳳梨自製加工食品,許多人也在網路上分享自己作鳳梨加工食品的食譜,更有地方團體為了因應此次議題,教導民眾自製鳳梨加工食品、用品。嘉義的地方團體「好食作」的創辦人黃冠雅說:「去年跟前年我們在大林都有遇到就是鳳梨過剩的問題,所以其實在去年跟前年,我們就已經慢慢有在準備,在製作鳳梨加工食品,再加上我們跟其他的小農連結的時候,也有發現嘉義的鳳梨生產真的有過多的問題,加上今年剛好遇到鳳梨出口議題的問題,於是我們就乾脆把鳳梨加工品把它放到我們好食作的項目,把它寫成食譜,拍成影片教大家運用鳳梨。我們要喚醒大家的是,我們可以自己自家做醃漬,因為醃漬品不好的地方就是他可能加了過多的鹽跟很多的添加物,那如果自己在家做,那我們的鹽、糖就可以少一點。」

好食作運用古早的作法製作鳳梨加工食品並教導大眾。【記者 林欣/擷取自好食作fb粉絲專業】

好食作 陪伴地方度過難關

嘉義的地方團體「好食作」也因應此次鳳梨出口問題,開始製作鳳梨加工食品,如:鳳梨豆醬、蜂蜜鳳梨浸泡醋、鳳梨果酒、鳳梨法式軟糖、鳳梨酵素、鳳梨活性洗顏皂等等,並把這些延續到課程上,開啟好食作課程的新篇章─鳳梨。他們的主要的核心概念為用當地的食材,透過課程教導嘉義偏鄉的長輩們做出好吃、好玩的料理或是用品,利用這種社區陪伴的方式,凝結偏鄉的長輩們對於自己居住鄉鎮的認同感,也希望透過他們的努力,推廣地方的食材給大眾,增加大眾對地方的支持,而「好食作」帶領大眾製作不同的鳳梨加工食品,提高鳳梨應用價值,並利用創新的課程及食品,希望能陪伴鄉鎮度過難關。黃冠雅說:「我們這樣子的作用就是希望說,我們希望看到的不是只有鳳梨,因為後面還有火龍果,還有很多台灣很好的農產品,他其實都可以做加工,而且在家做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風味,或甚至他未來也可以變作是社區的產業,把這些東西作出來後還可以往外販售,這就是我們的想法。」

好食作教導嘉義地方的長輩自己動手作加工食品。【記者 林欣/擷取自好食作fb粉絲專業】

集結小力量 為台灣帶來正能量

由個人到地方,再從地方到社會,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些,集結所有微小的力量,就能為台灣帶來正能量。因應這次的鳳梨出口議題,我們自己在家就能利用各種創新的方式有效利用鳳梨,不僅保障果農的生計,也提升台灣人應變問題的軟實力,期望我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來支持台灣農民度過難關。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