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賴虹霖/嘉義報導】
由張素佾和其學生組成的方圓書會,於106年12月6日至12月28日嘉義縣中埔鄉嘉檳文化館舉辦師生展,現場計有80多件作品,每件作品皆為作者們嘔心瀝血、相互切磋之作,於12月10日舉辦的開幕茶會,吸引大批民眾前來一睹書法之美。
現場展出的書法作品,以行草書居多。
記者 賴虹霖/攝影
方圓書法展 肯定學生努力
文字是人類用來記錄、溝通的一大發明,而書法這項技藝卻使文字成為一種藝術,書法家張素佾和她的學生鑽研書法十多年,為展現學生進步的成果,給他們一個舞台發表自己的作品,張素佾表示,舉辦這個展覽,主要是給學生們一個肯定,使他們有信心能夠持續努力。對於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學生鄭霈琪說:「包括自己和他人都很高興,也很感動,大家都有所進步。」
張素佾於開幕茶會致詞,勉勵台下的學生。
記者 賴虹霖/攝影
系統性教學 天道酬勤
方圓書會是一個學生們基於對書法的喜愛,相繼跟隨張素佾學習,進而切磋以及互相觀摩而組成的書法團體,名稱「方圓」的由來是源自於書法的運筆,像是楷書的折筆就是方的,而行草的轉筆就是圓的,從寫楷書轉成寫行草就會形成順暢瀟灑的線條。對於書法教學的技巧,張素佾也有一套系統性的教學模式,會先逐字講解筆法,接下來依序分析章法、布局,直至分析著名書法家的作品,另外也會每週分析逐一學生的作品。鄭霈琪表示,學習書法的期間收穫良多,而其中之一就是張素佾老師送給學生們的四個字「天道酬勤」,這句話對於學習方面有很大的助力,就是要多學多看才會精進,也會有收穫。
身心靈結合 感受書法之美
書法這門技藝不單只是寫字,其中還蘊含身、心、靈的結合,張素佾說:「在生活中許多讓我有感觸的事物,都可以透過毛筆這個媒介去呈現,進而透過展覽去感動他人,讓他們體認到作者內心對於事物的悸動。」在學習書法之前,本身是學習西畫為主,因緣際會之下才踏入書法領域的鄭霈琪表示,在學習書法時,發現書法筆畫充滿美感,希望往後能夠將自己所學到的中國線條美融入到西畫之中。
書法作品為作者意念的傳達,字與字的收放是關鍵。
記者 賴虹霖/攝影
文化延續 傳承感動
本次的展覽,除了傳達書法之美以外,還同時傳達了所有參展作者的意念,將書法的文化持續傳承,讓作品去感動他人,也讓更多人去接觸、喜愛書法,本次展覽有許多作者都是從事教學相關工作,張素佾相信他們也會將自身所學到的知識傳承下去,推廣給更多人,使書法的美和其深厚的蘊含得以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