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鳥仔餅兼具傳統與創新

中正E報
Apr 11, 2021

--

溪口鄉為嘉義縣面積最狹小的鄉鎮,溪口特產不只有鵪鶉蛋與酸菜,還有鳥仔餅。鳥仔餅原本只有番薯口味,業者接納客人意見,創新口味增加客群,以及改良包裝延長保存期限,加上溪口鄉公所與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推廣下,使鳥仔餅成為了溪口鄉當地特產。

鳥仔餅成祭品 象徵客家精神

鳥仔餅已有300年歷史,過去叫作色餅,可讓糕餅業者增加農曆七月淡季的收入,也可讓一般民眾當成零嘴,對於生活較困苦的民眾來說,還可當成中元普渡祭祀用的祭品。溪口鄉文化生活館管理員王秀眉表示,可從鳥仔餅看出當時的物資較為缺乏,也可看出溪口鄉客家人的勤儉且善用資源的精神。經過社會變遷及生活型態的改變,現在鳥仔餅成了溪口鄉地方美食的代表,成為當地的伴手禮。在溪口鄉上班的何小姐說:「(鳥仔餅)比較特別,也滿好吃的。」其他當地民眾則表示,中元普渡的時候不會特別買鳥仔餅,想吃的時候才會買。

色餅可製作成葉子、菸斗或菱角等形狀,但以鳥的形狀最為流行。【記者 洪子蕙/攝影】

百年老店 堅持手工

餅舖創始於1915年,第三代老闆陳甘諭現今依然堅持純手工製作糕餅。陳甘諭表示,機器做的鳥仔餅口感較乾,純手作的鳥仔餅吃起來較有層次感,也比較好吃,因此選擇純手工製作鳥仔餅。鳥仔餅從備料到出爐,時長需要二小時至三小時,陳甘諭認為,製作鳥仔餅的困難度與其他餅類差不多,做久了就會習慣手感。他提到,製作時要注意餅皮軟硬度,根據溫度不同,分為冬天與夏天用的餅皮。陳甘諭說:「有時候沒注意(餅皮軟硬度)烤的話,就不會那麼漂亮。」

為了美觀,鳥仔餅需用紅色食用色素「開眼」。【記者 洪子蕙/攝影】

鳥仔餅創新 更上一層樓

陳甘諭採取客人建議,製作其他口味的鳥仔餅,如:紅豆、芋頭、綠豆和抹茶等口味。他也因此獲得2020南台灣大餅節的「創新獎」。此外,他提到,以前曾製作過咖哩與菜餔的口味,但因不受歡迎而停止生產。

陳甘諭採用脫氧包裝延長鳥仔餅的保存期限,而不使用防腐劑。他表示,糕餅越甜,保存期限越長。以前的人追求飽腹,所以口味較甜;而現代人因養生觀念興起而有低糖的需求,鳥仔餅因應此需求,故保存期限僅有十多天。陳甘諭打算未來持續朝延長保存期限方向去創新。另外,他希望除了透過電視與報章雜誌宣傳以外,鄉公所也可以幫忙推廣鳥仔餅。

推廣鳥仔餅 不遺餘力

2010年,溪口鄉公所鼓勵業者參加嘉義縣嚴選伴手禮,鳥仔餅也在2013年代表嘉義縣參加全國百大伴手禮的選拔。王秀眉表示,溪口鄉文化生活館除了邀請業者提升包裝設計之外,也鼓勵業者到外縣市參加市集,增加曝光率,加上網路行銷與實體的製作體驗,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知道鳥仔餅。

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推廣在地文化,讓當地民眾了解其文化與特色。【記者 洪子蕙/攝影】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