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又瑋、林姿妤/雲林北港報導】
片長:2分29秒
雲林縣北港工藝坊於12月6日到1月28日展出當地粧佛藝師蘇榮凌、蘇俊溢父子聯展 — 「神像佛心」粧佛特展。粧佛是傳統神像雕刻的工藝,而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粧佛工藝發展蓬勃,孕育許多國寶級藝師,居民們也致力於保存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讓在地工藝永續傳承。
「神像佛心」特展 揮灑宗教力道
雲林縣北港工藝坊在12月6號到明年1月28號展出當地粧佛師蘇榮凌、蘇俊溢父子聯展 — 「神像佛心」粧佛特展,展現宗教工藝之美。
北港工藝坊負責人蔡享潤說:「粧佛顧名思義就是幫神明做一個神像的呈現,那因為老師他做的不只是道教部分,他也有做很多佛像。所以我就把他取名叫神像佛心,體現老師,他的工藝、他的手藝,去呈現他的一個慈悲的心、神像佛心的感覺,不只是雕塑其形而已,讓他的心跟他的作品呈現在一起。」
做工雜而精緻 藝師堅持不懈
粧佛是傳統神佛像雕刻的一種技藝,結合了泥塑、木雕與漆藝,做工繁複而精美,是富有人文精神的宗教藝術。
粧佛藝師蘇榮凌:「以前國小畢業就出去跟師傅學習了,以前跟師傅學習比較辛苦,師傅唸我們也要忍,晚上還要學畫畫、寫毛筆字。」
粧佛藝師蘇俊溢:「之前在國小的時候就有開始在學習,因為想說怎麼有辦法把一個木材,把它雕刻成一尊神像,然後就慢慢學習,大概高中的時候才進入雕刻,跟我父親一起學習。」
跨越世代藩籬 注入嶄新力量
蘇榮凌自幼前往台南拜師學藝,獨鍾神像雕刻,專精技藝四十餘年,蘇俊溢也感染了這樣的氣息,鑽研雕刻之於,也添加了新的元素,讓傳統的神像雕刻有了新鮮血脈。
粧佛藝師蘇榮凌:「這姜太公是在釣文王的,所以才沒用釣竿,那是在釣文王,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那不是在釣魚。」
粧佛藝師蘇俊溢:「想說都捏神像的,把它變化一下,當時也是小小兵也蠻流行的,想說雕一下小小兵看看刻起來會不會好看,蠻多人喜歡的。」
保存工藝產業 共創文化殿堂
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周邊宗教工藝發展蓬勃,孕育許多國寶級藝師,居民們也致力於保存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讓在地工藝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