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生命 我們是打火的兄弟

中正E報
Apr 11, 2021

--

近幾年來,台灣發生許多重大災害事件,如2020年的錢櫃大火、2015年的八仙塵爆;消防弟兄肩負重任,前往現場出生入死,只為多救出一條人命。然而,有關消防安全的制度保障、與消防員所肩負的救人使命間,該如何平衡?儼然已成為一重要的課題。

體技能兼具 消防員的日常訓練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林培群:罹難者從火場被運出來、然後全身都燒得黑黑的,那真的是水火蠻無情的。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林富山:沒什麼使命感,但只是把每一件事能做好就做好。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陳宥廷:每次進火場都覺得、多跟家人相處,就是回家的時候多跟家人相處,對於生命這件事情會比較珍惜。

嘉義市消防局隊長 莊文政:以前有一個諺語,嫁給消防尪三暝兩眠空,怎麼講,就是,消防價值。

消防人員,被稱為「打火弟兄」,不只與火搏鬥,他們更是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林富山:我們就是有消防特考,然後經過特考、特考完合格之後就去南投那邊受訓,受訓一年完之後再實習半年如果都合格的話,才能正式加入這個消防大家庭。

除了強壯的體格,消防隊員亦需要接受許多專業的知識與訓練。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林培群:體能最重的就是在救助訓,跟火災搶救的時候。救助性基本上要跑一萬公尺,他們最終的測驗就是,你要在一個小時之內跑完一萬公尺,像我們火災搶救,還有一個叫十三項測驗的,那個就蠻累的。你要全副武裝去執行一連串的火災搶救的動作。

消防體系給大眾較陽剛的形象,但現在不只男性,女性也能夠成為消防的一員。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陳宥廷:一開始當然力氣比較不足,因為畢竟生理上還是會輸男生一點,如果真的不行的話還是要請同事幫忙。

救人,但如何自救?

2018年桃園敬鵬惡火,由於缺乏現場配置圖,造成六位消防菁英弟兄葬生火場。引發外界質疑制度的問題 — 「消防人員是否必須不計代價賭上性命衝入火場?」,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提出中央修法,希望給予消防人員「不送死」的權利,最後終於促成《消防法》將退避權入法。

嘉義市消防局長 蘇耀星:退避權的部分就是保護消防人員的生命,在進入危險場所的時候,它是危險性救災行動,因此你一樣有一個判斷能力,包括消防人員、指揮官本身,他都要對風險做評估。所以其實法令它本身是給你有一個退避權,但是我們要不要救人,當下人都是非常可憐在呼喊救命,你會忍受不救他嗎?這些都有受到相對主觀上、客觀上的影響。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林培群:在前陣子我們有在推一個RIC(消防自救訓)的訓練,就是說我們消防人員救在火場裡面受困的消防員,因為一般來說都是我們進火場裡面救民眾,可是到後來發現其實,消防人員有可能在火場裡面受困或是遭遇危險。

嘉義市消防局隊長 莊文政:如果你真的深入火場的話有發生狀況的話,當然我們有一些有教一些所謂自救,譬如說把你的救命器打開,讓它鳴響、鳴動,然後透過你的無線電向外求救。

嘉義市消防局隊長 林義發:差不多是二、三十秒,如果你禁止不動的話,就會發出警報聲去救你。這是開啟的模式,所以我們進火場的話,就要把我們的這個救命器開啟。它大部分會連結我們的救災管制卡。放在我們的供給車上面受司機管制。

身心壓力 無法想像的隱藏代價

為了能有效阻隔火場的濃煙及火勢,消防人員入火場時的裝備重達四十公斤;再加上火場具有空間劣勢,需在有限時間內將人救出,也因此使消防員長期處於高壓的體力負荷。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陳宥廷:因為平常都有在體能的維持,所以說背個氣瓶、拿個水袋,其實還算可以負荷的範圍。那如果是高層建築物的話,那真的要走上去,其實對於男生來講也蠻吃力的,但就是大家儘量調節呼吸,然後在自己身體還可以的狀況下做災害的搶救。

不管是長期吸入火場濃煙,以及肩負著救人使命的心理壓力,都是造成他們永久性職業傷害的原因。

嘉義市消防局隊長 莊文政:(民國)九十五年就是(嘉義)民權路地藏庵,地下室有發生一個氣爆,我們人員大概有十一位的同仁進入、然後產生氣爆,我們都送到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裡面,因為要經過長時間的復健(復原),最快的同仁大概是半年才來上班。

嘉義市消防局隊長 莊文政:救災的狀況真的是沒有辦法去想像的。

消防福利誰來保障?

消防員每月薪資約六萬起跳,而根據不同地區,又分別有勤二休一及勤一休一的上班制度。然而,工作時間長、訓練量大,又時常需面對生死交關的險況,消防員的福利誰來保障?

嘉義市消防局長 蘇耀星:嘉義市目前消防人員是原則上三十天是勤一休一,另外他們本來就有依照公務人員年資、還有他自己的休假,我們目前的人力應該算是非常充足,我想基本上在改善這方面,當然人力如果越多、對同仁的應用度會更強。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陳宥廷:講到薪資,比較不成正比,因為我們有二十四小時,其實你認真去扣,我們只有八小時可以報上班,另外八小時是報加班,那另外八小時是奉獻給國家。
Bite_嘉義市消防局隊長 莊文政:當然我們也希望政府單位能夠給我們消防員有更大一個保障。

無常 消防員的日常

而不斷地面對未知與生死,在大眾眼中的無常,卻是這群打火英雄們的日常。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林富山:後來想想也不能,依照火勢的狀況去取決說裡面到底有沒有人受困,所以那一次我覺得蠻印象深刻,就是十幾分鐘就已經滅火了,可是裡面還是有有人無法逃出。

嘉義市消防局隊員 陳宥廷:現場火已經撲滅完,發現有一個阿伯倒在裡面,然後,那個狀況看起來比較像是不是意外,就覺得怎麼會想不開什麼的。

嘉義市消防局隊長 莊文政:從十一樓下去就是一樓了,然後我在摸(搜救)的過程中剛好我就一直趴著在摸,要找那個(救災)方向、找那個房間,結果就碰到中空,差點要從十一樓掉到一樓。剛好我後面有一個同學,我們在搜索的時候要綁(救災)繩,我們兩個就是生命共同體、兩個要互相照顧,剛好我要跌下去,他把我的腳跟抓住把我拉上來,所以那個危險性你沒有辦法想像,當我們把門打開以後,他(受困者)看到我們、他第一句話就說我們得救了、把我們抱住,那時候才是顯現我們消防員的重要性,我們也很有成就感,所以那時候能夠救到人真的是心中再怎麼辛苦都值得。

長期接受訓練、隨時進入備戰狀態,每個消防人員的肩上,都背負著生命的重量。而我們僅能期望,無論如何,一切平安。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