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宣妤/嘉義民雄報導】
嘉義有一群大學生,於去年開始參加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舉辦的「在地實踐行動」計畫,透過實際投入行動、參加提案競賽,並且接受業師授課教育,從對策展毫無經驗的普通大學生,搖身一變成了工作室團隊,從零開始為未來鋪路。
青年在地實踐 推廣嘉義月老文化
2021年,第二屆有事青年在地實踐行動計畫開跑,在嘉義民雄有三名來自南華大學及南台科技大學的學生,透過行動計畫認識彼此,經過提案發想,從平凡的大學生開始,到成立工作室「花好月圓」,望能透過活動舉辦、策展,推廣嘉義在地月老廟與文化。團隊成員在「有事青年營」第一次見到彼此,從營隊的三天創意思考課程中,開始對廟宇文化產生興趣,三人於是一同報名了「有事青年行動提案競賽」。
南台科技大學陳同學說也說明,他們發現如媽祖、土地公祭拜,都有許多相關活動舉行,相對地月老則較少人在進行推廣,於是他們將與年輕人息息相關的「拜月老」作為切入點,想在青年族群間推廣廟宇文化,使文化有更多元的樣貌。
團隊在提案階段,由嘉義市政府提供資金,邀請業師來講課,使團隊的企劃不停修正直到更完整。陳同學也補充,業師非常積極地鼓勵我們、支持我們去實踐廟宇文化的推廣,因而能夠在後來舉辦月老文化工作坊,使我們團隊前進了一大步。
團隊透過正式提案與業師講授,逐步學習,走出自己的創業路。【圖片來源 花好月圓工作室/提供】
提案獲選 共襄盛舉有事青年節
南華大學伍同學表示,有事青年團隊經過前期提案的成果展,進行篩選,挑選幾個提案較完整的團隊,才能來有事青年節擺攤,他們很幸運能夠共襄盛舉。
「花好月圓」團隊於本月5日開始至6日,在嘉義第二屆有事青年節擺攤,以「財子嘉人」命名攤位,讓到訪的遊客能抽月老籤,以及開放「月老事務所」,以人間月老為主打特色,鼓勵所有人來寫下心儀的對象條件,讓所有人都能體驗拜月老。南台科技大學陳同學表示,有事青年節有許多人前來攤位支持活動,連嘉義市長黃敏惠都前來攤位支持,同時也很驚訝年輕人會主動推廣廟宇文化。
嘉義市政府每年舉辦有事青年節,邀請藝人、青年團隊參與。【記者 葉宣妤/攝影】
拓展團隊路線 發展未來可期
經歷了成果展、有事青年節,團隊逐漸成長,他們目前正在規劃參加第三屆有事青年,且將不會侷限於第二屆提案的「月老文化推廣」,未來團隊也會持續參加提案競賽,推廣工作室給更多人知道。團隊希望能夠多去嘗試,無論是策展或是企劃執行等,先嘗試過後,再定下工作室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有事青年節過後他們也沒有閒下來,現在團隊已經開始於校內接案,執行計畫。就讀南台科技大學文創系的陳同學,從系上接受委託,希望團隊能協助製作四本導覽手冊。陳同學也補充:「這段時間陸續有人要找我們做文創產業相關的案子,而目前我們就先朝這個方向發展,從接案開始。」
伍同學表示,很意外有那麼多人支持我們的活動,而且給的回饋都是正面的,這也成為團隊未來繼續經營的動力,希望花好月圓未來能蓬勃發展。
團隊因有事青年行動計畫確立未來志向,開始對策展產生濃厚興趣。【圖片來源 花好月圓工作室/提供】